- 万科碧桂园时代结束了!龙湖、滨江成为新的精神寄托!
- 这两日,连续被万科、刷屏。 1月14日,碧桂园发布了2023全年和2024中期财报,不发则已,一发则是惊掉我们的下巴。 碧桂园有息债务是2502亿元,可使用现...
这两日,连续被万科、刷屏。
1月14日,碧桂园发布了2023全年和2024中期财报,不发则已,一发则是惊掉我们的下巴。
碧桂园有息债务是2502亿元,可使用现金只有区区67亿元。
目前还有3059个项目在开发,20万套房子未完工。
1月16日,经济观察网报道,万科总裁、首席执行官祝九胜被公安机关带走。
从多个信源获悉,深圳相关工作专班已经全面介入万科,万科公司或将面临接管改组。
这两个爆炸性信息,让沉寂已久的房地产圈炸开了锅!
悲观消极情绪笼盖之下
我们来看看今天还剩的两家Top级优秀民企:龙湖、滨江。

这两家房企穿越周期制胜的关键是什么?
可讲的方面与维度太多了,但我个人的感受是战略的成功,两家企业都极其的克制。
先说说龙湖:
今天,我们再看那些爆雷的房企,都是住宅占比太高。
市场销售不景气,现金流吃紧,最终倒闭。
回头看龙湖,当年率先提出向商业地产转型,在转型期的前几年里,龙湖掉出了销售排行榜Top10.
尊重规律,城市化率不断上升,市场必然会进入存量时代;敬畏市场,新增人口不断减少,住宅的人群会不断减少。
今天再看龙湖的经营数据,商业运营贡献着大量现金流与利润。
同时,龙湖也相当重视供应链。
率先提出“同路人”的口号,把供应商当作合作伙伴。
在这一点上,我在多篇文章/演讲中曾多次提到龙湖的“同路人”理念。
这一种超前理念,搭建起了供需相对稳固的合作关系。
除此之外,龙湖的产品品质、物业服务在行业里还是很有口碑,很多消费者以成为“龙民”为荣。
可以说,龙湖在很早就注重用户资产,形成了企业IP标签属性。比如产品方面,龙湖的“五重景观”就被行业所学习,形成了一个强IP。
再说说滨江:
深耕一座城,已经与杭州深度绑定,提供高品质的住宅,具备极强的标签属性。
滨江也极度克制,它跟河南建业有所不同。
河南建业虽然也深耕一个省份,但河南建业可多元化产业太多了。
战线有些长,在大环境下行情况下,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,就可能会影响到整体大局。
滨江2024年用219亿拿地,其中仅杭州就占了214亿。
滨江在产品模块方面的标准化、颗粒度极其细致,产品极具有竞争力,这也来自于滨江对于供应链的深度研究。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